最典型集群模式:Master/Slave 模式(主备模式)。在这种模式中,通常 Master 服务器作为主服务器提供写服务,其他的 Slave 服务器从服务器通过异步复制的方式获取 Master 服务器最新的数据提供读服务。
但是,在 ZooKeeper 中没有选择传统的 Master/Slave 概念,而是引入了Leader、Follower 和 Observer 三种角色。
Leader 既可以为客户端提供写服务又能提供读服务。除了 Leader 外,Follower 和 Observer 都只能提供读服务。
Follower 和 Observer 唯一的区别在于 Observer 机器不参与 Leader 的选举过程,也不参与写操作的“过半写成功”策略,因此 Observer 机器可以在不影响写性能的情况下提升集群的读性能。
2.ZooKeeper提供了什么?1)文件系统2)通知机制3.Zookeeper文件系统每个子目录项如 NameService 都被称作为znode,和文件系统一样,我们能够自由的增加、删除znode,在一个znode下增加、删除子znode,唯一的不同在于znode是可以存储数据的。 有四种类型的znode: 1、PERSISTENT-持久化目录节点 客户端与zookeeper断开连接后,该节点依旧存在 2、PERSISTENT_SEQUENTIAL-持久化顺序编号目录节点 客户端与zookeeper断开连接后,该节点依旧存在,只是Zookeeper给该节点名称进行顺序编号 3、EPHEMERAL-临时目录节点 客户端与zookeeper断开连接后,该节点被删除 4、EPHEMERAL_SEQUENTIAL-临时顺序编号目录节点 客户端与zookeeper断开连接后,该节点被删除,只是Zookeeper给该节点名称进行顺序编号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Vowzhou/p/105363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