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个工作了四年的工程师的角度来回答。
答: 当时选择计算机专业主要有两个原因:
觉得计算机专业好就业,以后用到计算机的地方会比较多。我高中文理分科选了理科,觉得自己在理工科方面还是有一定的优势。还有一个原因是方便找理由让爸爸给买电脑。其实我当时更想学物理,可是我发现学物理只能做老师,就放弃了。(高中的时候就只知道物理老师,没有其他方面的知识)答: 我自己的条件: 高中一年级第一次接触电脑,开机都不会,找不到按钮^v^。
大一第一次上实验课,一个HelloWorld用了半个小时,一个杨辉三角用了一个下午,当时感觉自己不适合写程序。大二的时候有了自己的电脑,开始了自己写程序的生涯。答:与博主的比较:
辜新星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4006425/discussion/22803733/ (把每天把要做的事情分成ABCD四类:A-紧迫且重要;B-重要不紧迫;C-紧迫不重要;D-不重要不紧迫。你是否有类似的习惯)与这位博主相比,我接触电脑比较晚,考到的学校也差很多,大学生活过得蛮单调的。可能比较好的一点是遇到了一个学长(张建磊,外号码哥,西交大研究生,目前在鹅厂),他在我写程序的过程中给了很多的指导,主要是帮我看代码,教给我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但是我做事情确实没有区分这几种,最明显的就是什么着急了(相关的负责人催的多了),就花时间在上面,开始赶着做完。工作中,我在第一年的工作中,做了一个工具把,word版面的分析结果以图形化的方式显示出来,方便了问题的分析。在这家公司,把多个推送服务器的推送结果存入数据库,方便了问题查找。这些属于重要但是不紧迫的事情,我都是采用冒领军饷的方式(把工时算在其他的功能上)在工作时间做出来的,方式可能不好,以后可能在工作之外的时间来做吧。
刘帅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4006425/discussion/22803961/ (你是否也觉得自己是科班,但没学懂计算机?)作为一个科班学生, 大一:我觉得我大一的时候确实是不懂计算机的,也不知道自己以后要做什么。 大二:觉得自己有点懂计算机了,也自己做一些题目,印象中最深的大二的暑假做了个简单的计算器,只支持整数的加减乘除和带括号的运算,后来还做出了速算二十四点。 大三:学习了数据结构的相关知识,特别是数据结构大作业,把树、图等学过了,这个时候感觉计算机的知识真奇妙,有什么用还是不知道。 大四:上半学期的实习,做.net网站的开发,实习了大概两个月,中途我辞职了,感觉自己就是不想做网站。下半学期做了毕业设计,最主要的就是代码写的比较规范了,学到了毕业论文的写作。(可惜毕业了就忘了) 小结:感觉大学四年对于计算机的知识了解还可以,但是计算机知识有什么用,不知道。 在工作了一年多以后,有一次因为错过了严歌苓的讲座,自己用python写了简单的爬虫,将豆瓣上的讲座信息抓取下,以邮件的形式发送到邮箱,就不用每天去看了,这是我第一次觉得自己学到的知识终于用到了。 现在:感觉遇到什么问题都会从计算机的角度来考虑是否有方法可以解决。
答:计算机是我喜欢的领域,因为在计算机的世界里,唯一的限制大概就是自己的能力。在编程的世界里,可以享受创造虚拟世界的乐趣。 也是我擅长的领域,虽然有时候有些特别难的题目可能当时不会理解,但是多看几遍还是可以明白的。
答:我热爱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我大学的时候,每一门专业课和喜欢的课,都是坐到第一排认真听讲的。在大学也是经常翻阅图书馆计算机书架上的书,不过很多的时候,都是囫囵吞枣。
答:
吐槽: 我觉得我大学过得比较单一,太过于独来独往了。 对于读书太不求甚解了,没有怎么深入读过一些技术书籍。国外的大学不怎么了解,这条不知道怎么回答。理想的大学教育: 老师要开阔学生的思路和眼界,从地理的角度来说就是,可以没有去过美国,但是要知道有美国。与学校给我的区别: 我觉得在大学的经历来说,老师给的引导很好,自己没有怎么努力,主要原因在自己。
答:个人的观点。 速成的培训班:很像吗啡,能够让你快速入门,但是吗啡劲过了,该来的还得来一遍。 打基础的大学教育: 就像教你从种地到磨面,最后做出馒头。来劲有点慢,但是往往很实用。 Mooc:感觉就像缺维生素时的维生素。不吃不会马上有什么问题,但是很难受。 比喻的不好,欢迎拍砖。
答: 我的工作中用到线代和概率论的地方确实不多,图像处理的地方,大部分都是矩阵变换。概率论在垃圾邮件处理,模式识别,OCR等领域都有应用。具体我没有做过这方面的工作,从其他人的那里了解到的。 其他学科不是很清楚。
答: 想从事Unix/Linux 服务器开发的工作。 从C++ 语言扩展到Python/Java开发语言,适当学习一些前端的知识。应该会一直做开发吧,争取做到技术顾问的级别。
答: 操作系统用Ubuntu,目前在看Python的相关知识,学习Flask架构,准备写一个简单的管理平台。
答: 我在企业实习过,没有在实验室实习过。企业内实习能更早的学习到多人合作和职场的一些知识,对于多人合作,如果按照构建之法的团队项目认真做的话,是能够有比较的大的提高的。
答: 我觉得对于在校的学生来说,更多的是需要把课程的知识学好,基础打牢。作为企业来说很多的时候,明白同学们就是白纸一张。但是要好的白纸,才能画出好的画,所以我觉得打牢基础更重要。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Dennis-mi/p/7440579.html
相关资源:JAVA上百实例源码以及开源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