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管理中最容易忽视...

mac2022-06-30  55

前段时间看到了一系列挖井的故事: 故事一, 有张三和李四两个人,一起去挖井。张三看准一个地方一直挖拼命挖使劲挖,终于挖出了水;而李四这里挖一下那里挖一下,挖了十几个坑也没有挖出一滴水来,而就在李四挖得最深的那个大坑的下面不足半米处,有清泉正在涌动。 其实很多软件企业经常也会犯这个错误。 其实道理也很简单,挖井的关键是在于正确的判断和坚持。   故事二,也是关于挖井, 说的是两个和尚住在两个山头,一个高和尚,一个矮和尚;他们每天都必须下山到同一条小溪里挑水。突然有一天,矮和尚发现高和尚已经有好多天没有到山下挑水了,于是上山找他。结果矮和尚看见高和尚正在练太极拳。原来,高和尚已经为自己在后院挖了一口井,再也不用下山挑水了。高和尚说,喝水的时候没有忘记要为自己挖一口井, 其实道理也很简单,高和尚知道了挖井的过程中需要积累。   故事三,大科学家爱因斯坦曾做过这么一个实验:他从一个村子里找了两个人,一个愚钝且软弱,一个聪明且强壮。爱因斯坦找了一块两英亩左右的空地,给他俩同样的工具,让他们在其间比赛挖井,看最终谁先挖到水。    愚钝的人接到工具后,二话没说,便脱掉上衣大干起来。聪明的人稍做选择也大干起来。两个小时过去了,两人均挖了两米深,但均未见到水。聪明的人断定自己选择错误,觉得在原处继续挖下去是愚蠢的,便另选了一块地方重挖。愚钝的人仍在原处吃力地挖着,又两个小时过去,愚钝的人只挖了一米,而聪明的人又挖了两米深。愚钝的人仍在原处吃力地挖着,而聪明的人又开始怀疑自己的选择,就又选了一块地方重挖。又两个小时过去,愚钝的人挖了半米,而聪明的人又挖了两米,但两人均未见到水。这时聪明的人泄气了,断定此地无水,他放弃了挖掘,离去了,而愚钝的人此时体力已经不支了,但他还是坚持在原处挖掘,在他刚把一锨土掘出时,奇迹出现了,只见一股清水汨汨而出。 比赛结果,这个愚钝的人获胜。    爱因斯坦后来对学生说:看来智商稍高条件优越,聪明强壮者不一定会得到成功,成功有时需要一种近乎愚钝的力量啊!  道理也很简单。果断的行动是胜利者最大的成功因素。 。。。。 其实这些故事很多人都听过,道理非常简单,但在软件开发管理中却最容易被忽略。 也许很多人会认为 做软件是高新技术,是新领域,软件行业里聪明人很多,也有很多的科学理论,很多的管理思想,规划思路,开发软件是逻辑很复杂的,是聪明人从事的行业。。。。。。 但也许就是这样观点和简单问题复杂化的逻辑,使许多企业却周而复始的犯一些类似的错误,挥霍企业的 IT 投资。 这样的情况是经常可以见到的,如:         一些软件企业做了 2 年的 JAVA ,发现 JAVA 没有做好,又转 .Net ,原来积累的东西全部要重新做一次; 一些软件企业经常是换了一个领导就改一种开发管理模式,一会敏捷开发,一会 CMM ,一会又是 ISO9000…. 反复的结果却只是软件开发过程永远的停留在最初始的阶段; 软件企业一般都会谈论重用,谈论架构,可是今天 Enterprise library ,明天 Spring Hibernate, 后天。。。结果是一个简单的应用系统也没有做好; 一些软件企业选型工作流,总觉得不是开源,觉得功能不是完全的标准规范,于是连使用工作流的目标还没有搞清楚就“扛着锄头开始重新挖井”(自己开发了),呵呵,结果是满身污泥还没有水喝。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一些软件从业人员在思考并解决复杂问题的时候总是忽略了上面的一些简单的生活道理。   道理始终是很简单:    正确的判断(从过去中总结经验)    果断的行动(明确自己 的目标) 坚持的努力 (一步一步的实现)    积累的成果并重用 (不断利用技巧,完善并做到更好)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innovate-asp/archive/2007/11/18/96308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