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态路由实验

mac2024-03-16  25

一、路由器

1.路由器的作用

1、用于不同网络之间的互联 2、为其所承载的流量进行路径的选择–路由 (路由器负责数据的高速转发,故路由器之间建议不能接用户。)

2.路由器的工作原理

路由的工作原理:路由器收到数据包之后,会查看其目标IP地址,会查询本地的路由表,若表中记录有去往目标的路径,则无条件转发;若没有去往目标的路径,则直接丢弃数据包。

3.路由器的接口

接口模式

1)Ethernet–10M 2)FastEthernet–100M 3)GigabitEthernet–1000M 4)Ten-GigabitEthernet–10000M 5)Forty-GigabitEthernet–40000M 6)X-GigabitEthernet–100000M

关于接口配置IP地址的命令

命令解释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0/0/0进入接口ip address 192.168.1.1 22配置IP地址display ip interface brief查看设备接口摘要信息undo ip address删除IP地址display ip routing-table查看路由表ip route-static 192.168.3.0 24 192.168.2.2静态路由书写

静态路由中“192.168.2.2”称为下一跳

下一跳

去往目标网络,下一个接收这个数据包的入接口的IP地址

网关

在一个网络范围内的一个能够带你走出这个网络范围的接口IP地址

默认路由器仅具有直连路由,所有非直连的网络范围称为未知路径,获取未知路径的方式:

获取未知路径的方式

1、静态路由–管理员手工配置(仙人指路) 2、动态路由–路由器之间运行某种协议(算法),自行协商出路径

二、网络组建

1.网络组建步骤

1、拓扑设计

2、IP地址规划

按照拓扑中划分的网络范围,规划网络位不同的IP地址

3、配置

1)配置各个节点的IP地址 2)路由--全网可达 3)测试--ping 4)策略 5)优化 6)排错

4、维护和升级

实验过程

1.拓扑设计:根据需要摆放设备 2.IP地址规划-按照拓扑中划分的网络范围,规划网络位不同的IP地址 3.配置各个节点的IP地址 首先将路由器R1的接口0/0/0 IP设置成192.168.1.3 24 同理 将R1的接口0/0/1 IP设置成192.168.4.1 24 将R2的接口0/0/0 IP设置成192.168.4.2 24 将R2的接口0/0/1 IP设置成192.168.2.3 24 将R2的接口0/0/2 IP设置成192.168.5.1 24 将R3的接口0/0/0 IP设置成192.168.3.3 24 将R3的接口0/0/1 IP设置成192.168.5.2 24 之后将PC设置IP、掩码和网关 剩余五台PC同理设置上IP、掩码和网关

之后给路由器添加静态路由 首先将192.168.1.0 24和192.168.2.0 24连通 连通之后通过ping测试 此时192.168.1.0 24和192.168.2.0 24已经连通 同理 将192.168.2.0 24和192.168.3.0 24 192.168.1.0 24和192.168.3.0 24连通 最后如上图每个网络范围都连通即成功。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