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令发出后呈现数据
Interface(接口)IP Address/Mask(物理地址)PhysicalProtocolGigabitEthernet0/0/0unassigneddown (不能)uo(能)接口模式,接口编号表示接口能否识别电流表示接口能否传递数据接口模式:
1)Ethernet--10M 2)FastEthernet--100M 3)GigabitEthernet--1000M 4)Ten-GigabitEthernet--10000M 5)Forty-GigabitEthernet--40000M 6)X-GigabitEthernet--100000M接口配置IP地址
命令目的[r1]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0/0/0进入接口[r1-GigabitEthernet0/0/0]ip address 192.168.1.1 22配置IP地址[r1-GigabitEthernet0/0/0]undo ip address删除IP地址1、拓扑设计 就是设计实验中所用的设备图,如图就是一个拓扑 路由器负责数据的高速转发,故路由器之间建议不能接用户,所以之间要有交换机转换。
2、IP地址规划 按照拓扑中划分的网络范围,规划网络位不同的IP地址 (PC和路由器之间是一个范围,路由器与路由器之间是一个范围。因为有多个范围存在,所以掩码必须满足所有范围)
3、配置
1)配置各个节点的IP地址 a、路由器的IP(参考上面接口IP配置步骤) b、PC的IP (直接在PC中设置)
PC中存在网关 网关:在一个网络范围内的一个能够带你走出这个网络范围的接口IP地址 简单来说:网关就是PC连接的第一个路由器接口的IP2)路由–全网可达
想要全网可达,就要保证信息能在各个范围内游走 因为由器无法自动查询其他IP范围信息,所以我们就要通过一种方式让那个他可以让别人去查询 方式:下一跳 去往目标网络,下一个接收这个数据包的入接口的IP地址 通俗的讲就是把数据包传给下一个可以找到要去IP范围路由器的命令
下一跳命令 [r1]ip route-static 192.168.3.0 24 192.168.2.2 前缀 目标网络范围 下一跳的接口IP 路由器的作用:1、用于不同网络之间的互联 2、为其所承载的流量进行路径的选择–路由 路由的工作原理:路由器收到数据包之后,会查看其目标IP地址,会查询本地的路由表,若表中记录有去往目标的路径,则无条件转发;若没有去往目标的路径,则直接丢弃数据包。
3)测试–ping 需测试PC可否全网可达 主要测试第一个路由器上的PC信息是否能传递给第二个和第三个路由器上的PC。
4)策略
5)优化
6)排错
4、维护和升级
默认路由器仅具有直连路由,所有非直连的网络范围称为未知路径,获取未知路径的方式: 1、静态路由–管理员手工配置(仙人指路) 静态路由:书写目标时直接写成目标的网络范围 2、动态路由–路由器之间运行某种协议(算法),自行协商出路径 [r1]display ip routing-table //查看路由表
查看的路由表信息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