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透镜中心到光聚集之焦点的距离。 焦距决定视场角,也就是能看到的范围。(长焦镜头)焦距越长,视场角越小;(广角镜头)焦距越短,视场角越大,对于人眼,双眼的焦距将近35mm,能看到64°的视场;当用单眼的时候,焦距增加至50mm,只能看到46°的视场。
非数码相机感光元件,最常用的即为135胶卷,尺寸为36×24mm。
数码相机感光元件,CCD尺寸越大,采集光线的范围越大。但是大尺寸的CCD/CMOS制作成本非常高,目前CCD/CMOS最大尺寸与35毫米传统胶片的底片一致,即36×24mm。所以又称为“全画幅”CCD。 为了节省成本,各种小尺寸的传感器被制作出来,于是就有了35mm等效焦距这一概念
原因:不同焦距的镜头,搭配不同尺寸的CCD/CMOS传感器,取景范围会有变化,相当于有了不同的焦距。如下图:焦距为20mm的镜头搭配全画幅传感器焦距仍为20mm,搭配越小的传感器,取景视场角越小,等效于在全画幅传感器上用焦距越大的镜头。
关键:实际焦距/传感器尺寸=35mm等效焦距/全画幅传感器尺寸 (注意尺寸:指的是传感器的对角线长度。传感器的宽高比不一样,宽度或高度都不一定满足比例关系。)
已知该影像实际焦距为28mm,相机型号为佳能EOS 700D,知道该相机的传感器尺寸之后,就可以求35mm等效焦距。 在网上查到相机参数可知传感器尺寸为22.3×14.9mm,则对角线长度为26.82mm。 全画幅传感器为36×24mm,对角线长度为43.27mm。 因此,28/26.82=等效焦距/43.27,等效焦距即为45.17mm。 不同品牌相机参数可参考下图。(注意此处的英寸非实际1英寸长度。参考1英寸CMOS到底有多大)
有些情况已知实际焦距和等效焦距,就可以计算传感器尺寸(对角线长度)。例如上图大疆无人机搭载的哈苏相机L1D-20c,等效和实际焦距之比为2.8,则全画幅比该相机传感器尺寸也为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