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样的事情被锤两遍,PG One实惨。
看了PG One对于小视频的回应,笔者长叹了一口气,果然没有公关团队就是不行,和上次回应“贾乃亮是我哥,李小璐是我嫂子”一样,都属于说不好还要强行抢答,越描越黑。
PG One作为公众人物,在伦理道德上做了不该做的事情,应该遭受到谴责。但是这第二次的谴责,如果不是因为他的抢答,笔者认为不至于如此发酵。
网友关心的是PG One和李在舆论风波后是否继续有联系以及为什么。再就此事讨论,女明星婚内出轨,小弟勾搭嫂子,其实仍然只是上次事件的重复。那如果小视频是PG One和李公开恋情则又是一个新瓜可以再做讨论,大家显然更期待的是这个部分。
接下来PG One就针对这个点答题就行了,没有其他信息也就可以不用做答了。但是PG One真是年轻气盛不懂事,完全没有整明白重点。开口就先否认上次的风波,再自相矛盾的承认有过感情,给出了很多让人想入非非的多余细节,然后将重点放在了视频从哪来,并描述了一个他认为的阴谋论。
那这个视频是PG One和李公布恋情吗?显然不是,PG One还在回应中说是“有过”感情。哇,我们的重点一下就变了,什么叫“有过”感情,什么玩意儿?!
从PG One的小学生水平回应中,显然能看出这个视频不是他放出来的。当然看完他的回应后,这个点已经没有人在意了。我们只是惊呼,做错了事怎么这么理直气壮,怎么还要左右打脸,怎么好像还在内涵贾乃亮。这个视频的主角之二李小璐也不大可能会放出一个这样的视频,没有必要。
那么,这个视频究竟是从哪来的呢?还有人记得这个问题吗?
我们也许就可以开始一个假设,拥有这个视频的人并没有放出视频,而视频却流到了网络上。不管是通过何种途径,是软件草稿箱被员工泄露,还是其他人利用漏洞取得,侧面来说生活在互联网环境中我们其实真的很卑微,毫无隐私可言。
茶余饭后的谈资笑料的确又因为PG One而更丰富了一些,但是如果可以,其实笔者更想看吴亦凡的草稿箱......
不过这种想法,真的可以吗?
那与其讨论与我们利益无关的劲爆八卦,笔者认为更值得讨论的其实是与我们利益相关的部分,这个视频究竟是如何流出。当年陈冠希修电脑,导致照片外泄,但是现在PG One们习惯将信息存储在网络上,那么可能不用去修手机,视频就能外泄了。
不想成为下一个PG One,这件事情背后的互联网安全问题可能更值得你我去重视。
1、从酒店摄像头到应用越界授权,隐私从明面上需要被尊重
花几块钱就能买到上千人的数据,在中国隐私就不是个问题。我们的信息在知情或者不知情的情况下被留下,轻易就能被第三方拿到,只要留下过信息就可以几乎默认为共享给全产业链的商家。
不论是酒店摄像头偷拍还是应用越界授权,不论线上线下,隐私问题其实就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问题一再爆出来,大家也心知肚明,但是至今也没有更好的监管规范。先不谈落实,在明面上我们的隐私至少应该要有那么一把量尺去界定它,至少应该被重视起来。
2、移动物联网转向物联网,代码世界将出现更多安全问题
毕竟当我们从已经漏洞百出的移动互联网世界走向物联网世界,当代码数量成千上万倍的增加的时候。不仅仅是更多的bug漏洞需要解决,更多的系统攻击需要防守。数据安全问题,在现有基础上,必定是要乱成一锅粥,可能成为一个防不胜防的问题。
物联网是人和物相连的时代,当人的生物特征都全部成为了个人身份数据,当物联网可以存储越来越多的数据,人越来越依赖这些数据和网络的连接的时候,行为路径、身份特征甚至是个人喜好这些隐私都变得无处可藏。
要知道,提供的数据越多,物联网系统运行得越流畅。但是更多数据,也意味着隐私泄露的风险越来越大。
3、互联网安全领域不要只有360,应该出现更多的力量
人工智能和个人数据信息之间有着微妙的关系,隐私数据保护是未来越来越难的大方向。尽管现在是存在用隐私换便利的现象,但是当我们因为隐私问题而不断被侵犯被冒犯的时候,当隐私问题真的波及到你我他的时候,这种被服务商在攫取利益时忽视的部分会要在源头被修补。
而更大的市场应该是在这些信息处理环节的数据保护上。以车联网为例,如果说手机应用执行的是平面任务,那无人驾驶执行的则是是立体的任务,所以无人驾驶的代码数量是远远超过普通手机应用的。
那这里就存在更多的漏洞可能,信息泄露带来的影响也会更加严重。比如,你什么时候去过哪些地方,都可能被有心人知晓。要做到数据安全,工作量可想而知。
这对安全技术要求越来越高,但是市场需求反而是呈上升趋势。目前知名的互联网安全领域的公司并不多,互联网安全领域存在较大空缺,未来需要更多的力量来完善安全问题。
你可能会觉得PG One信息泄露是他活该,毕竟是他做错事在先,但是实际上这件事情已经产生过一次影响。而这种尴尬是不是也同样应该出现在其他污点艺人身上,慢慢的也可以出现在所有公众人物身上,最后再出现在普通人身上?
让所有人变成透明人,不应该是正常的发展轨迹,但是即便当大众有了这种隐私意识的时候,网络也从二维走向三维全面覆盖了我们的生活,网络安全靠安全领域的公司去修补可能仍然只是杯水车薪。
网络安全放在国家层面上,我们已经看到以网络安全为由的中美贸易摩擦在不断升级,科技战已经悄然拉开了序幕。网络安全以及个人数据隐私是不得不重视的议题。
欧盟也推出了通用数据保护条例。对违反规定的公司定下苛刻条款,最高上限可罚款2000万欧元或企业上一财年全球营业总额的4%。给数据隐私的管理、监管和报告方面都带来了具体的改变,有极强的引领性。
展望未来,我们可能需要一个更完整的安全体系,不是修修补补而是在一开始就被设计得足够安全。有一种可能是,给我们的信息上一把量子锁。
互联网公司以及相关的产品也需要考虑未来人工智能发展的方向中个人隐私的问题。设计需要更少隐私数据的算法,对原始数据加密。而在数据加密上区块链以及打破数据保护赖以实现的数学算法的量子加密技术值得我们期待。
PG One和李小璐的视频再次成为劲爆热点,道德层面的越界之事,其实是一个已经被讨论过、谴责过的话题。再次被推到台前,其实我们可以再多一个角度,要看到的是与我们利益相关的个人数据隐私和互联网网络安全问题。
文|知识流 公众号关注知识流 (ZHISHILLL),个人微信请联系cfacpa666,转载请注明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