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和康有为救中国方法不同与失败原因《中国近百年政治史》

mac2024-11-21  1

孙中山和康有为的救国方法不同的根本原因在于二人接受的教育不同。

戊戌变法

孙中山出身农门,虽然免不了几千年传统的习俗,但是小民受名教思想束缚比较浅,而康有为处于“理学世家”,代代沐浴皇恩。这也说明不了什么,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康有为比孙中山更倾向于改良派,现在站在历史的高度,似乎很厉害,真让自己出生在那个年代,估计也是乱世的蝼蚁,不知道死在哪个角落。

中山先生幼年所受的教育,是西方的新式教育,以科学为基础,对西方文化的观感是直接的,不涉及玄学,以务实为根本,而康有为所受的教育多以思想为主,因此他引申出来的也在于偏向思想性,而于务实总是隔了一层玻璃膜了。

两个人少年精神的养成,造就了两个人后来的不同道理。一个一心做支柱以维护大清王朝,一个是倾向于彻底毁灭大清朝以造共和!因此一个是甘愿作为辅佐的“圣人为”角色,一个是以坚定地革命意志颠覆大清王朝。

戊戌变法时候,康梁占据优势,然而百日维新,旋归失败,所有新发皆被废除。成为空文,皇帝被囚,戊戌六君子问斩于午门之外。康梁的天真在于相信了袁世凯的忠诚,酿成大错,不过话说回来,万一袁世凯支持了光绪皇帝,历史自然会是另一番样子,估计清朝至少能再续命一段时间。

天下为公

戊戌变法失败是触犯了各阶层的利益,而皇帝本身又没有强力推行下去的能力,失败也是意料之中。梁启超分析戊戌变法失败时候满怀愤懑,如是说道:

今守旧党之阻挠变法也,非实有见于新法之害国病民也。吾所挟以得拜第者,曰八股,今一变而务实学,则吾进身之阶将绝也。吾所恃以致高位者,曰资格,今一变而任才能,则吾骄人之具将穷也。吾所借以充私囊者,曰舞弊,今一变而窍名实,则吾子孙之谋将断也。……吾今日所以得内位卿贰,外拥封疆者,不知经若干年之资俸,经若干辈之奔竞而始获也。今既……不办一事,从容富贵,穷乐荣欲,已可生得大拜,死谥文端,家财溢百万之金,儿孙皆一品之荫。若一旦变法,则凡任官者皆须办事;吾将奉命而办事耶?则既无学问,又无才干,何以能办;将不办耶,则安肯舍吾数十年资俸奔竞千辛万苦所得之高官,决然引退以避贤者之路哉。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世间事不容假设,历史也不容颠倒。

我们虽然历尽波折,但是总归找到了正确的路,实在是一件幸事!

如果您喜欢我的文字,可以点赞、留言,关注“阅读修身”了解更多。

参考文献

[1] 李剑农,中国近百年政治史·上册[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6(9)1-372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