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写的第一个博客,查询资料时经常会搜到其他博主的博客,发现是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同时也可以记录自己在学习工作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案,边学习边记录边分享。博主是某电子科技大学在读学生,一心想成为一个技术大佬,奈何一直是个菜鸟,希望在这个平台上能接触跟多优秀的技术大牛,想大佬学习,不断提升自己能力,互相监督,不断进取。 好了,废话太多了,请谅解,接下来直奔主题。
1.一台装有虚拟机VMware的计算机 这个环境自己都在网上搜索下载就行,一般都能找到,或者去官网下载也行: VMware官网.就是访问可能比较慢,Linux系统笔者选择的是Ubuntu16.04 LTS版本。 2.下载好准备安装的交叉编译软件 博主是由于工作中需要,所以需要安装gcc-linaro-6.2.1-2016.11-i686_arm-linux-gnueabi.tar 这个版本的编译工具,一般情况下载针对特定的嵌入式系统都有相应的,gcc版本要求,如果有需要这个版本的博友,百度云链接分享链接:2016.11-i686_arm-linux,提取码:xhg4
将压缩软件拷贝到Linux操作系统 打开自己的Linux操作系统,一般都是通过VMware虚拟机跑Linux系统,当然不排除自己实验室已近有Linux系统的计算机或者自己的电脑就是Linux操作系统的童鞋(这种情况我不考虑),要实现自己的计算机与虚拟机实现通信,将压缩文件发送到虚拟机Linux系统上,实现方法有很多是SecureCRT软件、搭建Samba服务器等(推荐博友连接),对于一般临时传送文件推荐直接共享文件方式快、方便。 打开VMware——选择虚拟机——设置——选项——共享文件,添加共享文件夹可以是电脑分区也可以是移动硬盘U盘之类,推荐为自己存放交叉编译压缩软件文件夹。 笔者选择的是存放压缩软件的U盘,系统检测为H盘,确认后开启虚拟机,进入虚拟机启动界面,可以选择在字符界面操作,也可以选择在图形界面操作,笔者为了方便后面找到共享文件夹选择进入图形化界面。 打开一个终端terminal,一般共享文件会挂在到 /mnt/hgfs/*,星号是开始时选择的共享文件夹,笔者是H盘, /mnt/hgfs/H, ls 查看当前文件夹下面文件。 接下来拷贝到Linux系统,建议存放 /home/用户名下建一个arm_linux文件夹,接下来输入拷贝命令。执行拷贝cp命令时,建议进入超级用户,否则可能会出错提醒 cp: cannot create regular file , 切换超级用户再执行命令,文件有些大需要些时间,待重新出现命令提示符时表示拷贝完成。 进入目标文件夹,查看宝贝文件是否存在,准备第二步解压安装。 至此第一步拷贝文件成功。
输入Linux下解压 *.tar文件
-c: 建立压缩档案 -x:解压 -t:查看内容 -r:向压缩归档文件末尾追加文件 -u:更新原压缩包中的文件
这五个是独立的命令,压缩解压都要用到其中一个,可以和别的命令连用但只能用其中一个。下面的参数是根据需要在压缩或解压档案时可选的。
-z:有gzip属性的 -j:有bz2属性的 -Z:有compress属性的 -v:显示所有过程 -O:将文件解开到标准输出
其次的参数 -f是必须的 -f: 使用档案名字,切记,这个参数是最后一个参数,后面只能接档案名。 然后ls查看现有文件 然后cd进入bin文件,下属文件就是已经安装的编译工具 接下来需要修改环境配置变量,建议修改配置文件,可以方便后续交叉编译时使用,输入命令echo $PATH,显示当前bin坐在位置,并复制。为接下来修改环境配置变量用。
为了让后续编译时能直接敲编译命令,建议修改 /etc/profile文件,只需要将解压时bin所在位置添加到代码最后一行就好,键入vim /etc/profile,在文件未export* 添加命令。 这儿需要有一定的shell编程了解,才能正确输入命令,接下来wq保存退出。
重启操作系统,推荐一种快捷方式,键入source /etc/profile 检查是否能输入交叉编译命令,键入arm-linux-*,尝试用tab键是否能不全命令,如果安装成功会出现很多子文件。 至此交叉编译工具链基本安装成功
实际编译时arm-linux-*-gcc可能报错,笔者之前在window7系统的虚拟机安装成功过,但换到64位window10操作系统时不能正确编译。可能会出现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推荐一位博友的解决办法32位交叉编译问题,在此提醒下读者朋友,如果还不能解决问题可按照报错提醒查阅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