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盘是计算机的主要外部存储设备。计算机中的存储设备种类非常多,常见的主要有光盘、硬盘、U 盘等,甚至还有网络存储设备 SAN、NAS 等,不过使用最多的还是硬盘。
如果从存储数据的介质上来区分,硬盘可分为机械硬盘(Hard Disk Drive, HDD)和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 SSD),机械硬盘采用磁性碟片来存储数据,而固态硬盘通过闪存颗粒来存储数据。
硬盘是用来存储数据的,可以将其想象成柜子,只不过柜子是用来存储衣物的。新买来的硬盘,通常要对其进行分区并格式化,分区就如同把一个大柜按照要求分割成几个小柜子(组合衣柜);格式化就好比在每个小柜子中打入隔断,决定每个隔断的大小和位置,然后在柜门上贴上标签,标签中写清楚每件衣服保存的隔断的位置和这件衣服的一些特性(比如衣服是谁的,衣服的颜色、大小等)。
很多初学者认为,对硬盘进行格式化,只是清除了硬盘中的数据,其实不然,格式化过程中还向硬盘中写入了文件系统。因为不同的操作系统,管理系统中文件的方式也不尽相同(给文件设定的属性和权限也不完全一样),因此,为了使硬盘有效存放当前系统中的文件数据,就需要将硬盘进行格式化,令其使用和操作系统一样(或接近)的文件系统格式。
centos7.0开始默认文件系统是xfs,centos6是ext4,centos5是ext3;
ext3和ext4的最大区别在于,ext3在fsck(file system check)时需要耗费大量时间(文件越多,时间越长),而ext4在fsck时用的时间会少非常多
ext4是第四代扩展文件系统(英语:Fourth EXtended filesystem,缩写为ext4)是linux系统下的日志文件系统,是ext3文件系统的后继版本
ext4的文件系统容量达到1EB,而文件容量则达到16TB,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数字了。对一般的台式机和服务器而言,这可能并不重要,但对于大型磁盘阵列的用户而言,这就非常重要了。
ext3目前只支持32000个子目录,而ext4取消了这一限制,理论上支持无限数量的子目录
xfs是一种非常优秀的日志文件系统,它是SGI公司设计的。
xfs被称为业界最先进的、最具可升级性的文件系统技术
xfs是一个64位文件系统,最大支持8EB减1字节的单个文件系统,实际部署时取决于宿主操作系统的最大块限制。
对于一个32位Linux系统,文件和文件系统的大小会被限制在16TB
xfs在很多方面确实做的比ext4好,ext4受限制于磁盘结构和兼容问题,可扩展性和scalability确实不如xfs,另外xfs经过很多年发展,各种锁的细化做的也比较好
df
-a:显示所有文件系统信息,包括系统特有的 /proc、/sysfs 等文件系统;-h:使用习惯单位显示磁盘占用量,如 KB、MB 或 GB 等;-k:以 KB 为单位显示容量,默认以 KB 为单位;-m: 以 MB 为单位显示容量-T : 显示该分区的文件系统名称;-i : 不用硬盘容量显示,而是以含有 inode 的数量来显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