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linux系统移植(一)

mac2022-06-30  20

内容:   交叉编译环境   bootloader功能子系统   内核核心子系统   文件系统子系统要点:  搭建交叉编译环境  bootloader的选择和移植  kernel的配置、编译、移植和调试  根文件系统的制作


移植的基本步骤:  确定目标机、主机的连接方式  安装交叉编译环境  搭建主机-目标机的数据传输通道  编写三大子系统  烧写测试


目标机和主机的连接方式:

UART异步串行通信接口(串口):速率低、实用性强USB串行通信接口:速度快、驱动要移植修改TCP/IP网络通信接口:速率快(10/100Mbps)、驱动要一直Debug Jtag调试接口:方便快捷、价格很高

安装交叉编译器:安装芯片厂商编译好的工具链arm-none-linux-gnueabi-  --->arm-linux :开源的ARM下的linux平台的交叉编译环境arm-none-eabi                                       :不支持操作系统(无操作系统下的交叉编译环境)提供交叉编译器的公司:codesourcery       自己动手编译交叉工具链(没有特殊要求,不推荐)


搭建主机-目标机的数据传输通道网络相关服务器的配置:TFTP、NFSNFS(网络文件系统)系统和系统之间的文件挂载


交叉编译工具集:交叉编译作用:目标机和主机不在同一平台,目标机配置一般比较低,编译调试不太可行查看文件编译的结果的运行环境:file + 文件名 如file build安装交叉编译环境:第一步:解压arm-linux-gcc....第二步:添加PATH环境变量(环境变量文件:etc/environment),之后执行source /etc/environment更新环境变量问题:安装过后,输入arm-linux-gcc -v显示command not found解决:sudo apt-get install libc6:i386           sudo apt-get install  lib32z1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embeded-linux/p/10505195.html

相关资源:北邮linux开发环境实验报告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