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诞生日期:1991年 开发者:林纳斯·托瓦茨 特点:免费,开源 发行版本:centos|red Hat|Ubuntu|红旗等 思想:一切都是文件
重要文件目录 bin:二进制文件(命令) etc:系统的配置文件 opt:第三方软件|文件存放位置 dev:设备信息 ib|lib64:centos依赖库 home:用户文件的根目录 tmp:系统运行时临时文件—开机重启后文件丢失 var: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的用户数据,建议该目录的磁盘空间多留点 usr: unix shared resources:共享的系统资源 mnt: mount 外挂设备
目录操作
ls 查看当前文件夹的内容 ls -l 以列表形式查看文件或者文件夹 ls -a 查看所有文件以及文件夹(包含隐藏文件) ls -la 以列表形式查看所有文件以及文件夹(包含隐藏文件) ll 也可以查看全部的 cd 切换目录 cd / 切换到根目录 cd /home 切换到根目录下的home文件夹(绝对路径) cd home 切换到当前目录下的子文件夹home中(相对路径) cd ..或者../ 返回上级目录
pwd 查看当前所处目录 man 查看某个命令的详细信息 Enter 一行一行看 空格 一页一页看 q退出
mkdir 目录名 创建文件夹 mkdir -p 目录名/目录名 创建多级目录 rmdir 目录名 删除文件夹(空文件夹) rm -rf 目录名 删除文件或者目录(删除前不询问,所以一般不建议使用) rm -ri 目录名 删除文件或者目录(删除前要询问) touch 文件名 创建文件 cp 文件名 目录名/ 复制文件到哪个目录下 mv 旧文件名 新文件名 修改文件名 mv 文件名 路径名 将文件移动到指定目录
文件操作 vi 文件名 进入命令模式 a/i/o 进入编辑模式 Esc 退出编辑模式 :wq或者:x 保存并推出 :w 保存 :q! 退出不保存 :%s/原内容/新内容/g 替换内容 :set nu 显示行数(一次性,再次进入没有行号) vi /etc/virc 最后一行写 :set nu 保存并退出 全局显示所有文件的行号 cat 文件名 查看指定文件(小文件) tail 文件名 查看文件末尾部分 tail -n 文件名 查看文件的后n行 tail -f 文件名 查看文件正在被修改的部分 退出Ctrl+C head -n 文件名 查看文件的前n行 head 文件名 从文件的开始去查看文件
用户操作 su 用户名 切换用户(root用户需要输入密码) whoami 查看当前登录的用户 id 查看当前用户的uid和gid useradd 用户名 添加用户(只有root用户有权限) userdel 用户名 删除用户 passwd 用户名 修改用户密码 usermod -l 新用户名 旧用户名 更改用户名 useradd -g gid或者组名 用户名 添加用户到gid组groupadd 用户组名称 添加用户组 groupdel 用户组名 删除用户组
权限 d:etc文件夹 配置文件 r:读 w:写 x:执行 u 用户权限 g 用户组权限 o 其他组用户
groupadd -g gid 用户组名 添加用户组并制定gid chmod 777 文件名 更改用户权限 chmod 777 -R 文件夹名 更改文件夹以及子文件权限 ps -ef|grep 名字 查看进程 kill -9 进程号 杀死进程
当然这只是冰山一角 更多的快捷键 和命令还需要你们去慢慢熟悉和发现 例如 hjkl 还有组合等等
愿你们越来越好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zhuhuibiao/p/113413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