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操作的基础模式有三种(默认的操作模式为r模式):
r模式为readw模式为writea模式为append文件读写内容的格式有两种(默认的读写内容的模式为b模式):
t模式为textb模式为bytes需要注意的是:t、b这两种模式均不能单独使用,都需要与r/w/a之一连用。如rt,wb...
r: read,只读模式,只能读不能写,文件不存在时报错。
f = open('path',mode = 'rt') # path为文件的路径 data = f.read() print(data) f.close()f.read()读取文件指针会跑到文件的末端,如果再一次读取,读取的将是空格。
由于f.read()一次性读取文件的所有内容,如果文件非常大的话,可能会造成内存爆掉,即电脑卡死。因此可以使用f.readline()/f.readlines()读取文件内容,f.readable()判断文件是否可读。
f = open('path',mode = 'rt') # path为文件的路径 data1 = f.readable() # True data2 = f.readline() # 读一行 data3 = f.readlines() # 用list存储读出的文本 f.close()w: 只能写,不能读,文件存在的时候回清空文件后再写入内容;文件不存在的时候会创建文件后写入内容。
f = open('path', mode='wt', encoding='utf8') print(f"f.readable(): {f.readable()}") f.write('nick 真傻呀\n') # '\n'是换行符 f.write('nick,you are daibi.') f.write('nick 傻的我五体投地') f.flush() # 立刻将文件内容从内存刷到硬盘 f.close() writeline()和writelines()了解,基本无用
a: 可以追加。文件存在,则在文件的末端写入内容;文件不存在的时候会创建文件后写入内容。
f = open('path', mode='at', encoding='utf8') print(f"f.readable(): {f.readable()}") f.write('nick 真傻呀\n') # '\n'是换行符 f.write('nick,you are daibi.') f.write('nick 傻的我五体投地') f.flush() # 立刻将文件内容从内存刷到硬盘 f.close()之前我们使用open()方法操作文件,但是open打开文件后我们还需要手动释放文件对操作系统的占用。但是其实我们可以更方便的打开文件,即Python提供的上下文管理工具——with open()。
with open('path', encoding='utf8') as f: print(f.read()) # 不需要.close()来手动关闭文件with open()方法不仅提供自动释放操作系统占用的方法,并且with open可以使用逗号分隔,一次性打开多个文件,实现文件的快速拷贝。
with open('path', 'rb') as fr, \ open('path', 'wb') as fw: f.write(f.read())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dadazunzhe/p/11317358.html